從生意社紡織指數顯示,2015年上半年紡織市場行情波動較大,整體仍呈現弱勢,截止6月24日紡織指數為810點,較年初835點,下跌了2.99%。其中最高點出現在5月11日為847點,最低點出現在4月1日為804點。
從生意社價格監測的2015年上半年(1.1-6.30)紡織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可以看出,
一、漲少跌多。共監測的21個商品中,環比上升的商品共6種,其中漲幅5%以上的商品共3種,分別是人棉紗(8.56%)、粘膠短纖(8.10%)、PTA(華東)(5.86%);環比下跌的商品共15種,跌幅在5%以上的商品共12種,其中跌幅前3的產品分別為丙烯腈(-35.03%)、腈綸短纖(-14.54%)、氨綸(-11.32%)。
二、化纖市場“冷熱”各不同,粘膠、滌綸市場漲勢良好,錦綸、氨綸均有小幅下滑,特別是腈綸,對比2014年全年漲跌榜,由榜首直線下滑至當前半年度漲跌榜的榜尾。
三、棉花市場跌勢明顯放緩,相比2014年上半年皮棉跌幅超過10%,而今年上半年跌幅才1.85%、棉紗下跌4.08%。
爆炸事故頻現“點燃”PTA產業鏈
今年上半年PTA產業鏈上漲是萬萬沒有想到的,從生意社PTA產業鏈價格漲跌圖上看出,PTA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是成本支撐及自身利好導致,關鍵是得益于4月份的兩次爆炸。4月初福建古雷騰龍PX項目爆炸后,該月下旬南京揚子石化廠區又發生爆炸,其PTA裝置隨即停車。通過兩次的爆炸,PTA價格從4月份開始瘋狂上漲,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漲幅逼近20%,下游也隨即跟漲,POY(18.96%),FDY(18.60%),DTY(13.63%),短纖(16.44%)。但由于終端采購力度減弱,下游聚酯行業因庫存高企及利潤虧損拖累,5月開始行情走弱,但PX供應相對偏緊,成本端仍有支撐,所以跌勢相對震蕩緩慢。
再說說粘膠市場,由于原料棉漿部分廠家受環保因素的影響,開工不高,同時粘膠短纖新產能增速減緩,粘膠短纖價格自3月份以來出現轉好跡象,3、4倆月份漲幅超過8%。5月份開始,由于缺乏需求支撐,行情進入平穩。
說完漲的再說跌的,化纖市場跌的最慘的要數腈綸產業鏈了。從去年10月份以來丙烯腈受自身供應壓力增加,價格開始一路下跌,4、5倆月受原料丙烯漲價帶動和自身工廠檢修出現小幅反彈,后又繼續下跌至今年最低點,總體跌幅超過37%,腈綸跌幅超過18%。和去年的“風光”相比,今年該產業鏈明顯有“打入冷宮”的節奏。
內外環境偏弱 棉市依舊“軟綿綿”
上半年棉花市場行情整體處于下跌態勢,3、4月份市場炒作棉花面積減少以及紡織品服裝傳統旺季,行情呈企穩態勢。隨后行情又繼續回落,特別是近期市場普遍反映,隨著紡織品旺季的漸行漸遠,下游紗廠采購更加稀少。紡企對原料的態度,依然保持“隨用隨買”,專等拋儲和配額政策。同時受到外棉紗沖擊,2015年(2015.1-2015.4)我國累計進口棉紗80.61萬噸,同比略增了16.11%。同期我國累計出口棉紗12.34萬噸,同比減少24.2%。此外國際方面,美國種植面積下降、庫存降低、出口良好等因素對棉價形成支撐,但印度庫存依然較大、全球需求回升緩慢,對國內棉價形成壓制。
“一帶一路”政策 推動出口存增長預期
在“一帶一路”政策的推動下,紡織出口存在增長預期。紡織品服裝出口連續三個月下跌,但降幅逐步收窄。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,1-5月,按美元計價,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030.4億美元,下降3.5%,其中紡織品出口434.5億美元,下降1.3%,服裝出口595.9億美元,下降5.1%。產量方面,1-5月紗線1512.6萬噸,同比增長2.1%,布產量269.1億米,同比增長3.7%,化纖產量1885.0萬噸,漲幅11%。
生意社分析師夏婷認為,下半年行情走勢整體預計還是偏弱為主,相對走勢平滑些,在9、10月份或迎小幅反彈。具體來看:
供需失衡 棉價弱勢不變
2014年,中國棉花產量630萬噸,加上89.4萬噸1%關稅進口配額,總供給量在719.4萬噸,加上1000多萬噸的國儲棉,供應壓力不容小覷。外紗沖擊,在配額有限的情況下,2015年外棉大多轉化為紗線進入中國市場,估計2015年外紗進口將創新高。同時消費依舊低迷,市場估計本年度中國紡紗用棉在650-700萬噸之間,較上年度略增。但目前國內紡企開工率僅維持在70%左右,大量的中小企業倒閉。6月份,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國內產銷存預測數據顯示再次調減消費量6.8萬噸至764.1萬噸。
但值得樂觀的是:我國植棉面積減少,美國、印度等國家植棉面積也處于下滑狀態,今年我國植棉面積降幅約在20%,且產量也有所下降,下年度國內產量預估為520萬—550萬噸。同時有市場預測去年已是棉花歷史最大庫存,從明年開始,新的去庫存周期開啟。明年政府可能繼續對進口配額嚴加管控,以配合國儲棉的拋售工作。近期需關注國家拋儲政策,總體預計棉價仍將繼續下跌,但跌幅將逐步趨緩。
多重利空發酵 化纖行情仍存走弱風險
對于PTA產業鏈,產能過剩依舊是突出的問題,截至2014年年底,國內PTA產能為4324萬噸左右,預計2015年國內PTA新增產能在665萬噸左右,總產能達到近5000萬噸,PTA的產能增長率依然高達15.3%,因此PTA價格難以得到實質性上漲,即使在漫漫熊市中的上漲,也多為階段性反彈而已。同時長期來看,原油保持供大于求的局面,同時PX下半年有160萬噸新產能預計投產,原料依舊有下行預期。下游聚酯企業銷售壓力增加,加工虧損擴大,采購積極性受到影響。同時當前行業淡季將延續,需求減弱明顯。三季度末受傳統消費旺季帶動,行情或迎小幅反彈。
粘膠行業由于2015年則基本沒有新增產能,供需格局進一步好轉,加之當前工廠漲價意向強烈,預計下半年粘膠行情維持相對穩定。但像錦綸、腈綸、氨綸等化纖產品隨著成本走弱、需求不足、產能集中釋放等各種利空影響,仍存在走弱風險。
從整個宏觀面來看,截止6月26日,生意社發布的中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(BCI)初值為-0.35,均漲幅為-1.17%,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收縮狀態,經濟有下行風險。但從長遠看,國家“一帶一路”的方案,無論是從開拓海外需求市場,加速過剩產能消化角度還是從物流運輸成本降低,都會對紡織品服裝的發展前景帶來深遠的影響。
|